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极客阅读 > 现代都市 > 完整作品大明锦绣

完整作品大明锦绣

岁月神偷 著

现代都市连载

小说《大明锦绣》,是作者“岁月神偷”笔下的一部​军事历史,文中的主要角色有朱允熥朱元璋,小说详细内容介绍:下。那一战后,元顺帝发出了今日复做徽钦二帝耶的惊呼,弃城逃走。常遇春身先士卒,带领大明虎贲爬上城墙,攻入了几百年来,无数中原男儿泣血北望的汉家旧地。“广孝!”想起往事,朱棣人仍旧热血沸腾。“小僧在!”“咱们现在怎么办?”“继续等!”姚广孝笑道,“暗中积蓄力量,等待时机,一飞冲天!”......

主角:朱允熥朱元璋   更新:2024-05-15 05:03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允熥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《完整作品大明锦绣》,由网络作家“岁月神偷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小说《大明锦绣》,是作者“岁月神偷”笔下的一部​军事历史,文中的主要角色有朱允熥朱元璋,小说详细内容介绍:下。那一战后,元顺帝发出了今日复做徽钦二帝耶的惊呼,弃城逃走。常遇春身先士卒,带领大明虎贲爬上城墙,攻入了几百年来,无数中原男儿泣血北望的汉家旧地。“广孝!”想起往事,朱棣人仍旧热血沸腾。“小僧在!”“咱们现在怎么办?”“继续等!”姚广孝笑道,“暗中积蓄力量,等待时机,一飞冲天!”......

《完整作品大明锦绣》精彩片段


夜风,从山谷中吹过,吹走夏日的炎热。

北方的恢弘的群山之间,一座巍峨的高塔傲然耸立。

此塔名为昊天塔,相传兴建于隋代,高十五丈(现代考证46米),通体用砖石砌成,雄壮宏伟,高高的塔尖仿佛要划破天际。

借着依稀的月光远远望去,塔身上满是岁月留下的斑驳和风吹雨打的痕迹。可这些印记却不曾让它黯然失色,反而散发着厚重古朴的光辉。

塔身上,能工巧匠雕刻出来的猛虎野兽,在从各个窗口中散发出的灯火映射下,栩栩如生。一双双充满蔑视的眼神,遥望着远方的大地。

朱棣站在昊天塔的最顶层,南眺如画江山。

微风归来,挂在塔窗口的窗帘微微颤动,阁楼中檀香的青烟随风飘散。

下层塔楼中,哒哒的木鱼声还有僧人诵咏的梵经交织在一起,若隐若现的同时又在耳中盘旋,久久不散。

“这么说,老爷子选中了老三?”朱棣的声音响起,有些沙哑,没有太多的感情。

他身后一个风尘仆仆的中年武士,谦卑的单腿跪地,注视着脚下的地板,没有抬头。

“臣不敢妄言!”武士开口说道,“但是黄公公说,陛下现在已经到了离不开吴王的地步,一刻不见老爷子就心急如焚。而且,当日老爷子急病之时,明显有对群臣表明,立吴王为太孙之意。可是当时被太子妃和淮王打断,老爷子脱危之后,立吴王为监国!”

“呵!太子妃?”朱棣依旧看着远方,眼里露出一丝嘲弄,“吕氏算什么太子妃?她也配?”

朱棣是一个骄傲的人,从小骄傲到大。这世上能让他钦佩的人不多,能让他认可的女人更是只有一个半。

一位是他的养母,却一直被他奉为亲生母亲的已故马皇后。另外半位,就是他已故的大嫂,昭告天下的大明太子妃,常氏。

吕氏在他心中不但配不上太子妃的名号,甚至连他嫂子的身份都算不上。

随即,朱棣的嘴角动动,脸上的嘲弄更深了,“淮王?这么说,朱允炆也想趟这浑水?真是自不量力!”

“黄公公说,太子妃和淮王一直在暗中拉拢他!”武士回道。

“哈哈哈!”朱棣似乎听到了什么好笑的笑话,在窗口抑制不住的大笑起来,“他们娘俩还真是够看得起他们自己的!”

朱允熥有想法,入了老爷子的眼缘,出乎朱棣的意料。

但是朱允炆他从来都没放在眼里,在他眼里那就是一个只会读书跟小猫一样的黄口小儿。

可是朱允熥呢?

朱棣的笑声停止,脑中浮现一个总是躲在他大哥背后,偷看他们这些叔叔,不善言辞的孩子。

其实在他心中,他对朱允熥的观感比朱允炆要好上许多,甚至隐隐的还真有那么一丝丝亲情在其中。

一是因为那个已经故去的贤惠的嫂子,二是因为朱允熥那个为大明立下赫赫战功的外公。

朱棣第一次上阵,就在常遇春的麾下。

当时对阵的是北元的残军,常遇春大将军直接扔给他一身铁甲,一把斩马刀,告诉他。军中没有啥鸟皇子,有的只能是杀人的好汉子,是个带把儿的就跟着老子屁股冲。

想到此处,看向窗外的朱棣情不自禁的笑了。

常遇春算是他在军事上的启蒙老师,那么对朱允熥这个侄子,这个常遇春的外孙,他心中多少有些香火之情。

但是,想不到,那个曾经看起来那么不起眼的孩子,现在却是他最大的敌人。

“你下去领赏吧!”

那武士无声的退下,朱棣仍然背着手站在窗边,遥望夜色中的千里山川。

视线中是灰蒙蒙一片分不清任何景色的黑幕,但是豁然之间,在朱棣的双眸之中,一团火焰燃起,将那些纵横交错的河流与山川照亮。

那里,是北平的更北方,那里是最原始的荒凉,那里也是多少汉儿心中的梦魇,那里更是当年霍去病扬名的地方。

轻微的脚步声,在身后微微响起。

道衍和尚姚广孝洁白的袜子踩着光滑泛着微亮的地板走来,默默站立在朱棣的身后。

朱棣眼中的火焰慢慢消退,笑容重新挂在脸上,“想起了一段旧事!”

姚广孝也看着窗外的夜色,“说来听听!”

朱棣指着窗外,“我十三岁时曾和常大将军约定过,将来我们一起征战漠北,誓要扫清胡虏,让中原不再受胡人蹄铁践踏,把大明的旗帜插到阿尔泰山,甚至更远!”

话语中朱棣抿着嘴唇,眼神愈发明亮。此刻他的表情不像是一个城府深沉的王者,而更像一个心怀志气的倔强少年。

“那样的成就,不适合一个藩王,而更适合一位帝王。”姚广孝的声音很轻,“如果一位帝王做到了,他的成就远超汉武唐宗!”

朱棣忽然一笑,“我不需要向世人证明什么?我也不在乎所谓的功绩!我知道我一定比历代的帝王都强。”说着,眼神如剑,“因为,我从没想过要病死在床上,我朱棣要死,也要死在战马上!死在大明国土之外。”

然后,朱棣微微扭头,看着姚广孝的侧脸,“如果我坐上那个位子,我会把这里,把这片近百年来胡人南下的前哨地,变成北征的出发点。”说着,他又笑起来,如一个顽皮的孩子一样,“从此以后,不会再有胡人南下,只有汉儿北上开荒!”

啪啪啪,掌声响起。

姚广孝轻轻拍着巴掌,缓缓笑道,“可惜没有史官,今日一番话,若是能留于文字,必定流传千古,让后世帝王汗颜!”

“不碍的。”朱棣微微笑道,“等本王登基时,再说一遍,当着所有的大臣,再说一遍!”

“那小僧等着那一天!”

随后,两人无话,静静看着窗外。

几盏灯火在两人的视线中,慢慢游走。

那似乎是,北平城中的打更人,在巡夜打梆。

北平之名,来自朱元璋。

洪武元年,刚刚登上皇帝位,还没彻底平定天下的朱元璋。在壮年之时,对着北方蒙元的大都嘶吼,从此以后你叫北平。

北方安定太平之北平。

中原的敌人从来都是在北方,北平是元朝的大都,再往前是彪悍女真人的中都,再再往前是同样兴起于草原契丹人的南京,辽国的陪都。

几百年来,这里不但是北方的雄城,更是北方经济文化的中心。这座城池就像是一位满面风霜之气的北方汉子,不动如山。

为了攻取这座都城,大明出动了二十五万最精锐的部队。

淮人,楚人,赣人。

这些百战的大明精兵在两位绝世勇将,徐达和常遇春的带领下,摧枯拉朽直接攻到了大都城外的通州。

当时,面对倾巢而出的大元铁骑怯薛军,中原男儿选择了用北方胡人最擅长的 方式,从正面击溃他们。

常遇春,郭兴,率领骑兵在北方大地上和元军正面碰撞。胡人不败的骑射神话破灭,大明的男儿到了大都城下。

那一战后,元顺帝发出了今日复做徽钦二帝耶的惊呼,弃城逃走。

常遇春身先士卒,带领大明虎贲爬上城墙,攻入了几百年来,无数中原男儿泣血北望的汉家旧地。

“广孝!”

想起往事,朱棣人仍旧热血沸腾。

“小僧在!”

“咱们现在怎么办?”

“继续等!”姚广孝笑道,“暗中积蓄力量,等待时机,一飞冲天!”

~~~

感谢大家支持,晚饭时还有。

明天开始,每天三更,在下午三点前,一起奉上。


所以他们把所有的大臣,都变成了奴才。

而明朝的皇帝都比较有个性,他们和大臣之间相互共享权力,就使得在中后期,党争成为明朝灭亡的因素之一。

朱允熥努力的学习,不是为了把大臣变成奴才,也不是为了成为天下唯一的独夫。而是因为他想实现心中的抱负,想把这个古老国家的辉煌继续延续,就必须学习。

首先要成为合格的皇帝,才能成为杰出的皇帝,才有能力和威望带动这个国家,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。

(以上都是水,哈哈)

“大元两税法之弊端,地方田亩账册杂乱,地方大户随意兼并土地而不录,唯有穷家小户之田。长此以往,赋税都加于穷困百姓身上,使得百姓倾家荡产........”

朱允熥咬着笔头子,在纸上用心的写着今日授课的心得。像是写论文一样,一个字一个字的往出挤。这个东西糊弄不得,明天两位先生是要看的。

而那两位又臭又硬的读书人,可不管你是不是吴王,课业写得不好,数落起来一点面子都不给。

用他们的话说,你爹太子当年都挨过先生的戒尺,你多了个啥?

忽然,眼前的灯火明亮了,朱允熥抬头,朱元璋正笑呵呵的看着他。

“皇爷爷,您看完奏折了?”朱允熥笑道。

“大孙,累不累!”朱元璋把烛火放下,笑道。

朱允熥点点头,叹息苦笑,“累!”

“再累也没有种地累!”朱元璋笑两声,“读书人虽然有时候不是东西,但是他们的学问咱们要学,尤其是这些治国的学问,你要好好学。打天下靠武将,治国靠文臣。一个啥学问都没有的皇帝,当不了好皇帝!”

朱允熥忽然一笑,眨着眼睛笑笑,“皇爷爷,你也没啥学问,可你也是好皇帝!”

“那是你爷爷如履薄冰,小心翼翼。”朱元璋拿起朱允熥写的东西看看,“嗯,咱大孙的字不错!”

说着,脸上的 皱纹都笑开了,“下午你散课后,两个翰林学士当着咱的面,把你一顿夸。哈哈,大孙,你给爷爷长脸了!”

他言语中的骄傲和自得,就像一个教孙有方的老人一般。

朱允熥笑道,“爷爷,孙儿也不只是为了您学,而是为了咱大明学。”

“好!”朱元璋大笑,“说的好,为咱大明学。有志气!”

随手,坐在朱允熥身边,“这几天学习累着,天天都学到深夜。有没有什么想要的,稀罕的,跟皇爷爷说!”

朱允熥想想,开口说道,“爷爷,天天呆在宫里怪没意思的,明儿咱们出宫溜达溜达去?”

“咱还以为啥大事呢?行,明儿咱们爷俩出宫溜达一圈!”

此刻,皇家的大殿中充满了祖孙的亲情。

但是在这深宫之中,亲情是奢侈的东西,更是少见的东西。

唯有人和人的算计才是永恒的,朱允熥居住的东宫之中。

一个黑影看了眼熟睡的两个公主,随后绕过值夜打瞌睡的太监,悄悄进了朱允熥的书房。

过了一会儿,那个黑影再次蹑手蹑脚的出来,走到东宫花园之中。

“双喜公公?”黑影开口。

被朱允熥一顿板子打昏过去的双喜在阴暗的角落出来,问道,“办好了!”

“办妥当了!”

“回去吧,等着娘娘赏你!”



”你们当我皇爷爷死了吗?“


御医在忙活,朱允熥擦了擦嘴角,忍下腹中的恶心,对着殿中人大喊。

”皇爷爷一生南征北战,什么样的凶险没见过?只是突发的疾病,呼吸不畅,你们就如此哭天抢地,成何体统?“

”臣等有罪!“臣子们跪在地上,连连叩首。

此刻,在他们眼中,站着的吴王竟然和病床上那个老皇帝的影子重合了,而吴王的话语之中,也全是老皇帝的风范。

”二哥!”朱允熥看着痛哭的朱允炆,二字咬得很重,“现在不是哭的时候,精神起来!咱们朱家的男儿,哭哭啼啼成何样子?”

说完,不理会面色复杂的朱允炆还有愤恨的吕氏,转头去看朱元璋。

御医金针刺穴,人参含入口中。

朱元璋吐出一口浊气,对着朱允熥点点头。

大殿之中,死一样的沉寂,只有老皇帝虚弱的呼吸声。

不知过了多久,皇帝想挣扎着坐起来,在御医和宫人的服侍下,半躺在龙床上。

“皇爷爷如何?”朱允熥对御医问道。

“陛下是急火攻心,痰堵了心窍,暂时没有大碍!”

寝宫中无论是朱允熥还是诸位臣子都长出一口气,然而此刻吕氏等人的脸色却惨白惨白。

急火攻心,朱元璋毕竟是个老人。先是痛失爱子又是每日政务缠身,这么大岁数的人强忍心中的伤痛,不出病才怪。

“皇祖父!”朱允炆只知道哭。

现在朱元璋的呼吸平稳,脸上渐渐有了光泽,眼帘不住的动着。但是他的目光,始终放在朱允熥身上。

“皇爷爷,孙儿找人算过,您老呀长命百岁呢,您刚才不是还和孙儿说,要再看一代人吗?要看看重孙吗?您老现在,就安心养病,万事有孙儿!”

看朱允熥拉住自己的手,朱元璋苍老的脸上露出笑容,微微点头。

“皇爷爷,您现在病了,孙儿代您说几句话成不成?”朱允熥又笑道,“现在呀,可是风口浪尖的时候,不能乱呢!”

朱元璋再次微笑,再次点头,嘴里发出含糊的声音,“吴王监国!”

殿中安静至极,皇帝的话清晰的传到每个人耳中。

臣子们叩首没有异议,而吕氏和朱允炆则是面若死灰。

虽说是监国,可是其中的含义是个人就明白。

吕氏辛苦半生,为儿子铺就的道路戛然而止,朱允熥这个曾经不争气的嫡孙,走在了他们前面。

此时臣子们心中也是惊涛骇浪,皇帝让吴王监国,没有皇储之名,有皇储之实。

“监国我可不敢做,这江山还是您老来掌舵吧!”朱允熥笑道,“政事上,孙儿可是两眼和一抹黑,抓瞎了!过几日您身子好了,有您忙的呢?”

朱元璋又是微笑,捏了捏朱允熥的手指。

他的手,是那么粗糙,全是陈年的老茧。

”皇爷爷,孙儿要说话了。孙儿要是说的对,你就对大臣们点点头!“

得朱元璋的回应之后,朱允熥再次看看殿中人,朗声道,“从现在开始应天府宵禁,落日之后任何人不得私自上街,违者斩立决!”

皇帝病了,帝国中的宵小就会冒出来。

然而,朱允熥却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。

“京营虎贲,虎威,飞豹三营都指挥使,开国公常升。”

“飞熊,振武营都指挥使常森!”

“整顿兵马,没有皇爷爷的皇命旗牌,擅动者杀!”

这两位是朱允熥的舅舅,他们手里的数万人,就是朱允熥现在的依仗。

“应天兵马司指挥使,景川侯曹振!”

“殿前亲军指挥使颍国公傅友德,随时准备陛见!”

“曹国公李景隆!”

朱允熥一声大喝,李景隆赶紧叩拜,“臣在!”

“皇城司都指挥,御林军指挥使是你,你给我看好了,谁有二心,嘿嘿,你明白?”

“臣,明白!”李景隆说道。

“叫锦衣卫指挥使蒋瓛,马上入宫并且住在宫里!”

发出一连串的命令后,朱允熥转头对朱元璋笑道,“皇爷爷,孙儿安排的可还妥当!”

后者点头,又捏了下朱允熥的手。

小说《大明锦绣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



大明士兵的眼睛,如同火焰一样燃烧起来。

他们是兵,他们是忠于大明的死士,他们是大明的男儿,他们是大明皇帝手中的宝剑。

但是,从没人和他们说过,他们是英雄。

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,在朱允熥话音落下的那一刻,他们的血都热了。

”你们是英雄!“朱允熥的声音还在继续,”你们是守卫大明疆土的屏障,你们亿万大明百姓的依靠,你们把敌人拒于大明国土之外,你们守护着咱们这个日月昭昭的大明!“

”孤会告诉陛下,孤今天看到了大明最英勇的汉子们。“朱允熥的嗓子有些冒烟,但声音依然洪亮,充满了感情,”孤从你们眼里看到,对胜利的渴望,看到了你们不破楼兰誓不还的气魄!“

”孤看到了你们必胜的决心,看到了你们赴死的勇气,孤还看到了你们对于大明的忠诚!“朱允熥继续嘶吼道,”孤会告诉皇帝陛下,有尔等在,大明江山永远无恙!“

”大明!大明!大明!大明!“

校场上,三军将士山呼海啸,像是阵阵狂风席卷天地。

等他们喊声落下,朱允熥提起胸膛中最猛烈的气息,再次呐喊,”孤之恨,自己不能和你们一同作战!“说着,朱允熥目光在无数年轻的面孔上扫过,“兄弟们,且去杀敌。等你们凯旋之日,我朱允熥,亲自给你们把酒,为你们接风!”

淳朴的士兵们的血也沸腾了,眼前点将台上,皇帝的嫡孙,大明的吴王居然喊他们兄弟们,忽然要说亲手给他们把酒。

霎那间,一些士卒们,几乎热泪盈眶。

这时,不知道是谁带头,天地间响起一个喊声。

“吴王千岁千岁千千岁!吴王千岁千岁千千岁!”

大明将士们的喊声让朱允熥微微愣神,随后他面露微笑。

等校场上的喊声渐渐平息,朱允熥喊出了一句,让人目瞪口呆的一句话。

"为大明守护边疆的将士们,千岁!“

”为大明开疆拓土的将士们,千岁!“

”为大明征战沙场的将士们,千岁!“

”大明将士,千岁千岁千千岁!“

瞬间,数万人的校场鸦雀无声。

但是马上,汹涌的呐喊如同海上的波浪,挡不可挡。

”大明万岁万岁万万岁!“

看着校场上,那些脸色因为心潮而通红,呐喊的嗓子沙哑的士卒们。

朱允熥对着蓝玉笑道,”总有一日,我要和你们并肩作战!“

蓝玉郑重的一拜,”到时候,臣给殿下牵马!“

朱允熥朗声大笑,"一言为定!“说罢,大步流星走下点将台。

而蓝玉看着朱允熥的身影,一时竟然有些失神。

尽管他是朱允熥的铁杆支持者,可是他心中也一直把对方当成一个孩子。

但是今天,他见到了一个成熟的,激昂的,有血有肉的男子汉。

而且在朱允熥的身上,他同时看到了两个人的影子。

一个是已经故去,被大明文臣武将所臣服钦佩的太子。

另一个,是那位英武不凡,杀伐决断的燕王。

~~~~

与此同时,紫禁城东宫之中。

吕氏一身朴素的布衣,脸上没有施任何的妆容。

她站在镜子前,整理自己的衣领头发,一个侍女在她身后出现。

”娘娘,面汤煮好了。按照您的吩咐,多加了香油,下了一个溏心的荷包蛋!”

吕氏又看了眼镜子中的自己,淡淡地说道,“嗯,知道了,装好别凉!”

“是!”侍女无声的退下。

随后,吕氏亲手捧着装着面汤的食盒,出门而去。

临出门时,却又停住,回头吩咐道,“别跟那么多人,几个就行!”

宫人们退下,只有一个太监带着四个宫女,跟在她的身后。

她要去见皇帝,食盒中是皇帝爱吃的香油热面汤。

做了好多年皇帝的儿媳妇,她熟知皇帝的饮食爱好,同时也深知对方的习性。

皇帝不喜欢妖娆的女子,自己是他的儿媳妇要端庄大气,又要朴素大方。

身为东宫女主的同时,也不能讲什么太子妃的排场。

皇宫中的女人,其实都活在一个已经去世的女人阴影之下。

那个女人简朴,那个女人大方,那个女人对下宽和,那个女人对人仁慈。那个女人就算贵为皇后,也是亲手做饭,亲自做衣裳。

那个女人叫马秀英,就是朱元璋唯一的皇后。

朱元璋认为天下女子的美德,都集中在马皇后的身上。所以给儿子们选择的正妻,也都是这个模样。

当年吕氏能在朱允熥母亲常氏去世之后,以庶妃的身份管理东宫,也是因为她投其所好,让朱元璋看到了她身上的美德。

吕氏一行,很快到了奉天殿。

朱元璋的贴身太监,黄狗儿从殿中迎接出来。

“奴婢参见娘娘!”

“黄公公快免礼!”吕氏笑道,“劳烦公公通报一声,本宫求见!”

“娘娘稍等!”黄狗儿笑道,“蒋瓛大人马上就出来了,等他出来,奴婢再去通报!”

蒋瓛?锦衣卫指挥使!

锦衣卫是朱元璋的亲军,可是锦衣卫也是大明官场闻之色变的克星。

李善长案,胡惟庸案,杀的人头滚滚。给皇帝充当刀口的,就是那些飞鱼服绣春刀的锦衣卫。

丈夫生前曾说过,锦衣卫不但是陛下的亲军,还是陛下的耳朵,陛下的眼睛,陛下的手。

只要有锦衣卫,一定没好事!

吕氏心中没来由地有些慌张,对黄狗儿问道,“公公,陛下心情......?"

"娘娘放心!”黄狗儿压低声音笑道,“陛下今儿心情不错!”

两人正说着话,一个身材高大,但是面容阴翳的男子从奉天殿中出来。

“臣,见过娘娘!”锦衣卫指挥使虽是大臣,但却是皇帝的家奴,对待皇帝的儿媳妇,礼数周全。

但也只是面上周全,只是简单一礼,就背身慢慢退下。

奉天殿中,朱元璋站起身,活动着有陈年旧伤的 老腰,不住的捶打。

黄狗儿小跑着进来,对朱元璋笑道,“启禀陛下,太子妃来了!”说着,又笑笑,“奴婢瞧,是给您送他亲手做的面汤来了。奴婢都闻着味儿了!”

然而下一秒,他马上不笑,低下头。

因为朱元璋的脸上没有笑容,反而带着些清冷。

皇帝宠信太子,对太子妃这个儿媳妇也是一向和颜悦色。

若是以前太子妃带着亲手做的饭食前来,陛下肯定是直接让她进来,边吃边说说家常。

可是今天,陛下却没说话。

伺候了朱元璋这么多年,黄狗儿也摸清了皇帝的性子。

“咱忙着,没工夫,叫她回吧!”朱元璋淡淡地说道。

黄狗儿无声退出。

殿外,吕氏正在责备跟随她的宫人,“面汤是不是都凉了?”

正说着,就看黄狗儿快步出来。

吕氏马上换上端庄的脸色,整理下衣服,想迈步上前。

却忽然听黄狗儿开口道,“娘娘回吧,陛下说,他没空!”

小说《大明锦绣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



“皇爷爷,您还没用膳,孙儿特意让人煮了碗热汤面!”

朱允熥小心的捧着热汤面,慢慢来到朱元璋面前。

烛火下,后者把脸隐藏在黑暗中,用带着老人斑苍老的大手,抹了两下。

“你咋知道咱没吃饭?”朱元璋看着这碗面,幽幽道。

“孙儿想,今天您肯定吃不下!”

朱允熥用筷子翻了下面条,热气香气顿时扑鼻,“早上您来了一回,又要回去处理政事,咱们大明从蒙元手里接下的烂摊子,都压在皇爷爷身上。”说着,朱允熥推了下碗,“父亲在世时,每晚都会叹息,说皇爷爷太辛苦了!”

朱元璋眼睛一酸,差点再次落泪。

好孩子!真是好孩子!自己这些孙子中,还没有个这么心思通透的孩子!

今儿这日子,自己能吃下去啥?

大明百废待兴,自己敢有一丝懈怠?

想到此处,朱元璋露出些笑容,“端下去吧,咱不饿!”

“不饿也吃些!”朱允熥看着朱元璋,真诚地说道,“上午,您和孙儿说,要爱惜自己好好活着,才是真的孝顺!您爱惜身体,好好活着,也是对我们儿孙,最大的宠爱!”

说着,朱允熥又拿出一双筷子,哽咽道,“父亲的灵柩在这里,他英灵尚在,看见咱们爷俩能吃能喝的,想必也会欣慰!”

“熥儿!”朱元璋动容道,“你真是长大了!”

说着,撸起袖子,强笑了下,“中,咱爷俩一块吃了这碗面,咱们都爱惜自己身体,好好活着!”

这碗面还真是朱允熥让人做的,朱元璋出身贫寒,吃饭喜欢吃姜蒜这样有味道的东西,说是下饭。

热汤面的热气,笼罩住爷孙两人的脸。

吃着吃着,两人都感觉眼睛有些发热,不住的擦拭眼眶。

故去的人走了,可是活着的人还要活着。悲伤只能让天上的灵魂走得不安稳,礼节是给活人看,但是真诚和心意,是给故去的人看。

一碗面吃完,朱允熥端起碗,大口大口的把热汤喝掉,随后用筷子拨几下,把里面姜蒜的渣儿,也送到口中。

“怎么把渣儿都吃了?”朱元璋随意用袖子擦下嘴,说道,“没吃饱吗?没吃饱下去吃饭!”

朱允熥放下碗,学着祖父的样子,也用袖子擦嘴,“一粥一饭,当思来之不易。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!”说着,开始收拾碗筷,“父亲以前总教导孙儿,天下百姓奉养我们不易,要爱惜粮食珍惜民力。”

拿起碗,朱允熥苦笑下,“可是孙儿顽劣,每顿都要六菜一汤,如此奢靡浪费,孙儿真是朱家第一混蛋!”

“等等!”就在朱允熥转身之时,朱元璋忽然若有所思的叫住他,“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,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!”念了一句,朱元璋抬头,“这话,你从哪里学来地?”

此时还没朱子家训?

朱允熥这话,真是说到了朱元璋的心坎里。

他出生于贫民之家,祖祖辈辈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,可是勤勤恳恳种了一年地,却连顿像样的饱饭都吃不上,若有天灾还要全家忍饥挨饿,出去逃荒受尽白眼。

从农家小子到大明皇帝,百姓艰难朱元璋从未忘记。而身为帝王,礼仪之下免不了铺张浪费,却又无可奈何。

这简单的一句话,道尽了为人君,该有的操守和本份。

朱允熥心思转转,正色道,“孙儿是有感而发!”

“你....过来,到咱身前来!”

听朱元璋如此说,朱允熥放下碗筷,蹲在朱元璋的身前仰望。

“熥儿,你告诉咱,以前那副蠢笨顽劣的样子,是不是装的?”光线微弱的大殿中,朱元璋的眼神亮得吓人,像是看进了朱允熥的心里。

朱允熥低下头,低声道,“是!”

“为啥?”朱元璋忽然加大了声音。

“孙儿!”朱允熥再次抬头,眼中再次泪光闪烁,“孙儿害怕!”

“你怕什么?”朱元璋大声喝问。

随后,不用朱允熥回答,他已经懂了。

能怕啥?藏拙呗!

一个嫡子,一个没了娘的嫡子,在深宫之中没有同胞兄弟,没有母亲呵护,这日子怎么过?

坏就坏在他是个嫡子上,坏就坏在他身份尊贵上,深宫之中不知道多少双眼睛在暗中看着他,在等着算计他,他一个少年如果不小心翼翼的,把所有锋芒都藏起来,势必成为别人的眼中钉肉中刺。

他可是太子的嫡子,皇帝的嫡孙!

可是马上,朱元璋心中又生出些许的恼怒。

“你这混小子,该打!”朱元璋巴掌扬起来,又忍住了,指着朱允熥,“你老子是太子,你爷爷是皇帝,你用的着怕谁?有委屈不会找咱说?难道你现在就不怕了?”

“孙儿是该打!”朱允熥忽然给了自己一个巴掌,极其响亮,“孙儿是这天底下,最大的糊涂蛋!孙儿辜负了父亲,也辜负了皇爷爷。身为人子,不能至诚,乃是最大的不孝。身为皇孙臣子,不能为父亲皇祖分忧,乃是不忠!孙儿,为了自己那点可笑的小心思,竟然做了不忠不孝之人!”

见眼前的朱允熥说话条理清晰,引经据典,朱元璋心中的恼怒又化作怜惜,化作悔意。

该早点多看看这孩子,才十四岁呀,就有这样的隐忍,这样的心计。如此博学多才,如此聪慧。他说这些话,就算是饱读诗书的人,也未必能说得出来。

多好的一根苗子!就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这句话,这孩子就是我朱家的千里驹!

只见朱允熥擦擦眼睛,面容坚决地看着朱元璋,开口道,“皇爷爷,孙儿现在不怕了!

“为何?”朱元璋问道。

“孙儿身后两座山,一座是父亲,一座是您!”朱允熥缓缓道,“父亲走了,只剩下您,孙儿已经辜负了父亲,不能再辜负您!”说着,一种从未有过的刚毅在他脸上绽放。

刹那间,朱元璋仿佛看到了刚刚登基为皇帝的自己。

“我是您的嫡孙,是大明太子嫡子,若是再浑浑噩噩下去,若是连深宫中这些小伎俩都有所畏惧。若是再做一个顽劣蠢笨的男儿,若是再畏手畏脚,不敢展示自己。”

“那我,就不配做您的皇明嫡孙,更不配姓这个朱字!”

“好孩子!”朱元璋大手按在朱允熥的肩膀上,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真正的笑容,“好男儿就该意气风发,你现在才像是咱的好孙子!”说着,回头看看静静躺在大殿之中的棺椁,“才是你父亲的好儿子!”

奉安殿外,吕氏焦急地看着里面,却不敢上前。

刚才嬷嬷来报,朱允熥捧着一碗面进去了。

皇帝正是悲伤的时候,不想被人打搅。他进去岂不是自讨没趣?

谁知道,他进去之后就没出来,而大殿里一直隐隐有说话的声音传出。

他和皇帝说了什么?皇帝在和他说什么?他们怎么说了这么久?

吕氏心中仿佛压着一块石头,堵得喘不上气。

“今天皇帝对那小子的爱惜,所有亲王皇子皇孙中的头一份儿。这小子到底怎么了,竟然能让皇帝对他这么好?”

想到此处,吕氏看看身边同样望着大殿里的朱允炆。

“儿,你在想什么?”

朱允炆依旧看着那边,“儿子在想,老三以前是不是装的?”

一语点醒梦中人!吕氏忽然有些觉醒,又马上有些警惕。

老三,以前肯定是装的,不然如何突然变了个人一样!

他为什么要装?

难道,他一直在防范我们?

若真是如此,怕是要在皇帝那里,落下个妒妇的名声!

再想想皇帝的性子,若是真被他认定为妒妇,那儿子的前途?

“儿,你皇祖父在里面待那么久,兴许渴了!”吕氏绷着脸道,“端一盏热茶进去,请您皇祖父暖暖身子!”说着,吕氏靠近了些,压低声音,“进去你就哭......”

她在说,朱允炆在认真听。

但是正说着,朱元璋已在朱允熥的搀扶下,慢慢出来。

“参见陛下!”

“皇祖父!”

殿外众人赶紧行礼,吕氏低头之时看到,朱元璋的脸色竟然悲伤少了许多,而朱允熥则是依旧面无表情,看不出神色。

“嗯!”朱元璋对跪拜的人们点点头,回头对朱允熥说道,“你身子弱,要知道爱惜!为父亲尽孝是好事,但真把自己弄病了,也是不孝!”

“孙儿谨记皇爷爷教诲!”

“忙完丧事,去大学堂读书,咱给你找几个好师傅!”朱元璋板着脸,“严师出高徒,看你以后还装不装!”

“孙儿定不再辜负皇祖父之恩!”

明初大学堂,等于清代的尚书房,是皇子皇孙们读书的地方。

朱元璋虽然出身不高,但极为重视儿孙的教育,当年朱标为太子时,请的就是名满天下的大儒,宋濂等人为师。

“回吧,咱走了!”朱元璋嘱咐一声,大步前行。

不知怎么地,在路过吕氏身侧的时候,吕氏感觉皇帝的目光有些阴冷,顿时心中发寒。

“恭送陛下!”

然而,众人的叩拜中,朱元璋的身影忽然停住。

回头,郑重地看着朱允熥,开口说道,“传旨!”

他话音刚落,皇帝侍从中的贴身书记官,就躬身过来,聆听圣命仔细记载。

“朱允熥,太子嫡子,朕之嫡孙。人品贵重,深肖朕躬,才思敏捷,博学多才,至诚至孝,刚强弘毅。”

说着朱元璋顿了顿,“封,朱允熥为吴王!”

“臣谢主隆恩!”

众人心里暗中惊呼之时,朱允熥已经跪倒,以君臣之礼谢恩。

看着他不卑不亢,成熟稳重的模样,朱元璋再次点点头。

小小年纪,不以物喜不以己悲,能沉得住气,大有可为!

他是不知道,此刻朱允熥的心里已经沸腾了。

若不是他竭力的控制,身上的肌肉可能都会颤抖起来。

吴,大明洪武皇帝登基之前的国号。对于大明王朝,朱氏家族,有着莫大的含义。

于大明诸王中,最为显贵。

现在,这顶无数人眼馋的王冠,落在了朱允熥的头上。

“吴王,只是个开始!”

朱允熥在心里,对自己说道。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